写作技法guide

这里是各种写作技法汇总
众家之言,不一定全对
但多少都会有点启迪
能帮到你就最好啦
加油写下去吧!

美剧的13条编剧原则

美国着名影评人罗根·希尔曾在《纽约杂志》上撰文归纳过美剧的13条编剧原则。

规则1:从草根人物写起

 

  • A.让他正值中年

  • 试着写个不太走运、努力与命运抗争的家伙:他是繁荣大城市定居者的化身,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但感觉自己已行将就木,如《广告狂人》中的唐•德雷帕、《国土安全》中的尼古拉斯•布罗迪。

  • B.让他疾病缠身,有着惨痛的回忆

  • 让你的主角患上种任何人都会得的病。然后,镜头转回到主角悲痛的过去,来解释他的生活为何如此糟糕(如唐在妓院的童年生活、布罗迪在狱中的八年时光,以及沃尔特的生意失败)

  • C.让他精于工作

  • 观众不必喜欢上你的主角,但必须对他过目不忘。如果一个角色在某方面具有超乎寻常的才华,观众会宽恕他的风流韵事,或是谋杀罪行。所以,让主角成为所在领域的顶尖高手,他必须才华横溢,但并非所向无敌。他需要一个对手让他心存竞争性恐惧,这会促使他做出更多极端举动,增加戏剧性。

  • D.让他的事业成为美国梦的缩影

  • 在竞争激烈的资本主义氛围中,草根主角有成长的空间,他们的职业使其得以与形形色色贪得无厌、争权夺利的人物相接触。一处高度紧张、典型美国式的工作场所可以加强故事的张力。并触及权力、贪婪、资本主义等更大问题。

  • E.给他一个秘密

  • 如果主角的有些东西不让家人知道——这便为处理“人类内心的自我冲突与矛盾”搭起了平台,也就是著名小说家福克纳口中所有好作品的根。秘密也会推动故事发展:最终配偶会发现秘密,并将他驱逐出家门,他所剩无几的一点儿稳定被连根拔起,为进一步讨论婚姻问题、公共自我以及信任提供出发点。

  • F.让女性担当主角

  • 有一个或一群咄咄逼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女主人公。比如在《美国谍梦》中,生活在郊区的孩子妈妈伊丽莎白•詹宁斯在生活早期遭受强奸和虐待,却在冷战时期的华盛顿特区,成为一名才华横溢的国土安全局间谍,她向所有人隐藏了自己的秘密身份,除了她的丈夫。


规则2:让他拥有家庭

  • 从《广告狂人》《美国谍梦》到《都铎王朝》《权力的游戏》,最隐秘、最吸引艾美奖的是什么?答案是,家族故事。常常有位配偶充当剧集的良知人物,一个性情叛逆、麻烦百出的女儿,一个微不足道、无药可救的儿子。为了加大赌注,放大平民主角愿为家庭奉献一切的观念。

规则3:把剧情设置在某个时代末期

  • 让你的主人公处于历史转折之中,如禁酒令时期的大西洋城(《大西洋帝国》)、后爱德华七世时代的英国(《唐顿庄园》)、美国西部重建期(《地狱之轮》)。这能让观众感觉到世界是在变化的,并期待剧集有个最终的大结局。

规则4:为主角设定一名导师或手下

  • 几乎每一部高收视率剧集都利用电视剧的长篇叙事潜力,将代际更迭戏剧化。主人公要么对年纪老迈、极具权威的导师进行反抗(或是他被杀害,后人为他报仇),要么是年轻的剧中角色威胁到主角的权力掌控,使后者自觉辉煌不再。

规则5:为他添加一个相匹配的强硬对手

  • 你已经有了光辉四射的草根主角——现在,该写一下反派角色了吧,让那人性格复杂多变,亦正亦邪。刻画得最成功的反派角色通常会成为影迷的最爱。

规则6:写一段单场景剧集

  • 宏大的叙事固然很了不起,近来一些最佳剧集却越来越重视在某一场对手戏上大做文章,让主角与对手在那一集里分庭抗礼、当面对峙,这样的安排只会让观众大呼过瘾。

规则7: 以某种药物为中心。

  • 非法物质交易是电视剧针对美国资本主义最耐用的隐喻之一,许多高收视率的电视剧都围绕着一种药物,不管是酒精(如《大西洋帝国》)、冰毒(如《绝命毒师》),还是可卡因(如《火线》)。其中会涉及到一笔带过的配角、荒诞古怪的暴力和令人心碎的情节,“蝴蝶效应”带来的后果将波及到分销链上的每个人。

规则8:性。

  • 电视剧必须与广播区分开来,性是达到这一目的的简单做法。普通电视剧经常要“打擦边球”。在付费有线电视中,情节设计更是无法无天:最低限度,屏幕上也要玉体横陈(如《黑道家族》中的巴达冰俱乐部、《海滨帝国》中的帕兹·德拉维尔塔),然后让观众的想象力自由驰骋。从一夫多妻制(如《大爱》)到性折磨(如《权力的游戏》的杰弗里),再到吸血鬼处女膜再造(如《真爱如血》),无一不是公平博弈。

规则9:暴力事件扎堆。

  • 希区柯克知道,相对于鲜血淋漓,悬念才是血腥暴力的先期信号。如果在每一集中都编造一出谋杀事件,最终观众所能看到的,只是另一部《犯罪现场调查》式警匪片。在长篇电视剧中,悬念应该设定在后面的很多剧集中。例如在《绝命毒师》中,格斯·弗令是一名死不悔改的虐待狂——但却很少行动。当他动手时,用美工刀割开维克多的喉咙,那场面绝对震撼。为了展示暴力的持久后果,请尝试砍去尸体的一部分(如《权力的游戏》中奈德的头和海梅·兰尼斯特的手、《火线警探》中罗伯特·夸尔斯的手臂,以及《广告狂人》中被剁下的脚)。

规则10:每一部正剧都必须满足下述两个条件。

  • A.健康危机。

  • 要让观众忘记自己正在为暴徒或连环杀手加油打气,最简单的方式是,一开始就设计一场医疗急救场面:如在《黑道家族》中,托尼倒地前以为自己心脏病发作。在《混乱之子》中,贾克斯的孩子接受过紧急手术。在《火线警探》中,博伊德胸部中弹,医护人员对他进行紧急救治。在《绝命毒师》中,沃尔特被确诊为肺癌,却无法进行手术治疗。在《双面法医》中,丽塔的儿子科迪患病。而《大西洋帝国》中,玛格丽特·施罗德遭受流产之苦。

  • B.尸体的处理。

  • 很多剧集的开头都出现这种场景,绝对阴森恐怖:在《美国谍梦》中,詹宁斯夫妇将尸体浸泡在酸溶液中。在《绝命毒师》中,儿童骚扰者的尸体被弃在树林里。在《大西洋帝国》中,伊莱把汉斯的尸体被丢下海。在《黑道家族》中,克里斯托弗掩埋了埃米尔。藏匿或丢弃尸体(不仅仅是杀了人,之后又逃走)界定了剧中世界的法则:恶有恶报,必须有始有终——事后不仅会真相大白,罪孽也会萦绕于心,令人寝食难安。

  • C.晚会现场。

  • 长篇大戏通常需要众多的剧中人物,才足以将纷繁交织的故事线维持很多年。但是,如何将这些人物引入剧情?几乎每一部大片在开场部分都会举办一场大型晚会——要么是生日派对(例如《黑道家族》、《绝命毒师》)、葬礼守灵(例如《六英尺下》、爆炸倒计时(例如《大西洋帝国》),要么是皇家盛宴(例如《权力的游戏》)。把人物集中在同一个房间,方能展示出戏剧世界的复杂和逼真。

  • D.大爆炸。

  • 如果你不早点儿把包袱抖出来,没人会知道后面的精彩将多么令人难忘,因此,在情节中安排炸毁些大物件吧,例如仓库(如《混乱之子》)、餐厅(如《黑道家族》)、飞机(如《迷失》)或教堂(如《火线警探》)。

  • E.展示英雄的超能力。

  • 还记得唐的天才之作“好彩香烟”广告吗(“它是被烤过的”)?或是卡丽怎样发现布洛迪的手指正在敲击恐怖代码?或是杰克在815航班上为同机乘客实施外科手术?在每个设定好的情节场景中,角色都是屏幕上最聪明的人。即便有剧本操纵一切,观众们仍会不由自主地对主人公的一技之长深表赞赏。

规则11:“掉书袋”。

  • 像撒鸟食一样随处引经据典。如果剧集广受欢迎,影迷和喜欢“对号入座”的人会花大量时间,无休止地探寻隐藏的含义,不管这些含义是否真实存在,或者引用是否恰当。如果有一集的剧情晦暗不明,明显的象征手法会让观众胡思乱想,使剧集笼罩上一层智慧的光彩。为什么不能将监狱命名为“翡翠城”,把剧名叫做《奥兹》?为什么不在《广告狂人》中引用但丁的《地狱》,连同《罗马帝国的衰亡》还有弗兰克·奥哈拉的诗歌?《草叶集》会与《绝命毒师》擦出怎样的火花?或许不会逊色于《汤姆·索亚》或者《动物农场》对《迷失》的影响力。

规则12:让每个人身处险境。

  • 杀死主要角色会让观众神经紧张,说明重大危险即将降临。在你设计宏大而震惊的死亡场景时,尽量把它安排在一季剧集的倒数第二集,可为最终结局减少些许压力。《广告狂人》中的莱因·普莱斯、《权力的游戏》中的奈德·史塔克、《绝命毒师》中的迈克·艾曼翠岳、《混乱之子》中的唐娜·勒纳和《火线》中的斯特林格·贝尔和华莱士都在倒数第二集死去,得以安息!

规则13:不要忘记喜剧效果。

  • 遵循上述十几条规则,故事很快会变得单调凄凉。请偶尔来点儿滑稽场面,让人放松放松。在原本暗黑的《绝命毒师》中,索尔·古德曼、贝吉尔和斯基尼·皮特的出现,有助于提亮观众的情绪。《广告狂人》需要罗杰的俏皮话和哈利的插科打诨。甚至连《火线》一剧中都少不了喜剧台词,就是克莱·戴维斯议员的那句“啊呀……呸”。


评论
热度(166)
  1. 共1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写作技法guide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