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技法guide

这里是各种写作技法汇总
众家之言,不一定全对
但多少都会有点启迪
能帮到你就最好啦
加油写下去吧!

[引用]《网书大亨》 (全文发表于《智族GQ》2014年11月刊。)

原文链接:普通流行的网络小说作家(如方想)和非常流行的小说作家(如唐家三少)的差距是什么?

by何瑫《智族GQ》报道编辑

《网书大亨》

全文发表于《智族GQ》2014年11月刊。

网书大亨

编辑:张伟 撰文、采访:何瑫、 杜梦薇

视觉:梁爽 摄影:贾睿

 

作为一个作品年销量超过2000万册的玄幻小说作家,唐家三少从未渴望别人用“审美价值”、“文学品位”等词评价自己。身为中国网络作家首富,他认为自己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广大老百姓提供最廉价的精神享受。”

在赖以成名致富的起点中文网上,他日均创作8000字,这一习惯延续十年不曾中断。有人质疑他的作品产量惊人但品质欠佳,模式单一、鲜有突破,他对此并不在意。某种意义上,这恰恰是他赖以制胜的策略:果断放弃那些阅读品位不断提升的读者,将核心受众锁定为渴望在虚拟世界中实现成功幻想的底层失意人群,因为这一群体数量最庞大、心态最忠诚。

从无偿写作到身家千万,唐家三少的网络作家首富之旅,依托于他发表作品的平台——起点中文网。这个于2003年由五名爱好者即兴搭建的文学网站,历经十年发展,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网络文学生态。它使网络写作从纯粹自发的兴趣爱好演变成了一门可以带来巨额财富的文化生意,它塑造了一个激烈拼杀的网络文学名利场,数以百万计的人从金字塔底端出发,向着塔顶不断攀爬。

而唐家三少,就是站在金字塔顶的那一个人。无论人们对他的作品质量做出何等评价,唐家三少都始终相信,自己每年数千万元的收入足以证明,在他所栖身的这套游戏法则中,他就是最大的赢家。

 

 

唐家三少第一次表现出强大的创作能力,是为了追求一个在网络聊天室认识的女孩。一年内他写了137封情书,总计超过一百万字。这个疯狂的举动最终使对方成为他的妻子,两个孩子的母亲。另一个额外收获是,他确信自己具备文学创作的能力。等到最终成为中国最高产的作家后,他对自己的评价更进一步:“天赋异禀”。

如今,对于身高1米90的唐家三少而言,著作等身这个成语已不适用。他的最新作品正以28天一本的频率出版,计划两年出完,总篇幅接近500万字。过去10年间,他的出版量累积到了简体中文版近150本,繁体中文版500多本,如果全部摞起来,大约有七八米高。

这位中国网络作家首富日均创作8000字,日程安排精确到小时。他2005年购置的复式公寓位于北京西南六环之外,每次进城处理事务,往返需要耗费至少四个小时。这是他当年有意为之的结果,都市生活对他而言可有可无。除了每周带妻子逛一次街、看一场电影之外,其余时间他几乎从不出门。持续十年的码字生涯让他颈椎严重受损,左右摆动范围大约只有60度,以至于常被误解为狂妄自大,总是斜眼瞟人。

根据事先制订的视觉方案,摄影师想要拍出唐家三少坐在家中浴缸里,被作品淹没的画面。我们担心这一创意会因没有足够多的书而难以实现,后来发现自己完全多虑了——他书房里能找到的每一本书,都是他自己写的。

实际上,五个两米高的铁皮书柜已经放不下他的全部作品,他把书商源源不断寄来的样书放在几个大手提袋里,堆在书房门外。

唐家三少可能是全中国患上拖延症概率最低的写作者。他说自己具备摩羯座应该具备的一切特征,掌控欲极强。“我无法忍受事情超出我控制范围的那种焦躁。”在赖以成名致富的起点中文网上,他每天上午7点,下午5点各更新一次,合计约8000字到10000字,这一习惯已保持10年未曾中断,他为此专门申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关于唐家三少疯狂码字的经历,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5年前他的妻子生第一个孩子,他坐在手术室外等候时,还抱着笔记本写了5000字。“这是真的。”他一脸严肃地说,“她躺在里边,我也没事干,生孩子这事我又帮不了忙。我就写文呗。我每天有量的。”

不过,随着精力的衰退和其他事务的增多,33岁的唐家三少自认已无法像二十岁出头时那样每一天都不知疲倦地写作。现在每个月动笔写作的天数大约为20天,并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为了继续保持更新的频率和篇幅,他会要求自己每次动笔时比往常多写一些,作为精力不济时的“存稿”,大约一次会写15000字到20000字。

很难从他的表情和身体状态中捕捉到哪怕一丝紧张焦虑:他声称做到这一点只需三个小时。

这三个小时被他安排在上午九点半到十点半,下午三点半到四点半,晚上七点半到八点半。这被他认为是灵感最丰富、头脑最清醒的三个时间段。“其实也没什么好吃惊的。在这个行当里我本来就是以写得快著称的,没这个本事,我也冲不出来。”

“那你现在手头有多少字的存稿?”“这可不能告诉你。”他露出狡黠的一笑,“写出去让读者看到了,肯定逼着我每天再多更新一些。年纪大了,还是得从容一点儿,不能把自己搞得太累。”

自视从容的写作量已然使他连续两年登上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的榜首。2012年,他的上榜数据为5年收入3300万元,2013年,这一数据上升为当年2650万。得知上榜消息时,唐家三少“心情非常平静”。“这没什么好高兴的。只要排这个榜,我肯定是第一。”

但他同时也承认,连续登顶对自己提升知名度、赚取更多的财富大有帮助。过去一年间,他还成为了2014福布斯中国名人榜上仅有的三名作家之一,实体书销量超过了2000万册。他对榜单的评选标准有一番自己的意见。“中国作家富豪榜,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两个榜是分开的,我没上主榜。我跟制榜人也说过,你既然做了榜就按规则走,主榜的规则是按照卖书的收入来算的,那单算卖书的钱我肯定也是第一,这毫无疑问的。为什么不让我上榜呢?”

年收入以千万计,但唐家三少却说自己几乎没有存款,“只有花光了才能给自己继续努力赚钱的动力”。最近两年,他开始收藏名表、红木,他最喜欢的三块雅典系列的天文表是请朋友从瑞士拍卖行以130万元拍得的,为此他特别从香港定制了8块专业表盒。诸多消费中还包括一套位于北京西二环的房子,目前刚刚装修完毕,他打算明年从西南六环外搬过去。

某种程度上,这正是他过去十年发展轨迹的折射:在一个边缘地带悄无声息地蓄力,待到时机成熟时,跻身核心主流。

他已经不再需要通过离群索居来强迫自己保持写作状态。持续十年的高产使得写作对他而言已像洗脸、吃饭一般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习惯。接受采访的一周前,他刚刚完结了一部作品,按照之前的规划,他可以休息半个月,但只过了三天,他就忍不住又写了起来。“不然的话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码字的时候感觉真的很空虚。”

“不间断写了这么多年,你有没有觉得自己灵感枯竭的时候?”

“几乎没有,顶多一两次。”

“怎么做到的?”

“用一句话回答的话,天赋异禀呗。”

 

 

2013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的冠军是江南,唐家三少认为自己赚的钱肯定比他更多。“他写书太纠结,一本书改五六遍。我单本销量是卖不过他,可是他一年就出一本,我一年可是出几十本啊。”

他的语气里并无恶意,带着几分调侃。他和江南是同住一个小区的好友,经常互相串门,一起喝酒。二人创作题材相近,出身背景却截然不同。江南北大本科毕业后赴美留学,后来放弃博士学位专事写作,与其相比,唐家三少的起点不可谓不低。曾担任他早期编辑的起点中文网常务副总编辑廖俊华说:“三少这么多年写的小说都是一个主题,小人物从无到有,上演大逆袭。这其实就是他自己的成长过程。”

23岁之前,这个本名张威的北京土著四处碰壁,一事无成。此前的四年里,他先是到央视国际的网站打工,两年后因工资太低跳到一家IT公司,4000元的薪水让他感到满意,却又很快被裁员。随后他尝试自己开餐馆、搞零售、卖汽车装饰,全部以失败告终。

通过上百封情书将妻子追到手之后,这项成就并不足以解决他落魄生活中的苦闷,他选择在网络玄幻小说中寻找抚慰。他将主人公的命运发展投射在自己身上,满足平日里无从实现的幻想。当把所有能看到的网络小说全部看完之后,他难以忍受无书可读的空虚感,决定自己动笔。

这一天是在2004年2月,他为自己的第一部小说取名《光之子》,男女主人公的原型正是他和妻子。在这部连载近80万字的处女作的简介中,他这样写道:“一个懒惰的少年,因性格原因选学了无人问津的光系魔法,却无意中踏进了命运的巨轮,一步一步地成为了传说中的大魔导师。”

他后来曾多次强调,自己最初创作时的动机与经济完全无关,只是出于兴趣,满足“无限的YY(意淫)”。强烈的快感常常让他混淆小说与现实的界限,有一次他甚至突然抱着自家的狗大哭起来。

几乎就在唐家三少开始疯狂码字的同时,来自四个不同城市的五个年轻人在网上相识两年多之后,完成了第一次见面。这一天恰巧是2004年的情人节,几个宅男在上海一家快捷酒店房间里的交谈,将会彻底改变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史。

那次聚会的主题,是要决定他们该不该放弃手头的工作,全职运营一时兴起而创立的起点中文网。他们在现实中的身份分别是程序员、车管所职工、大学教务处网管、报纸广告业务员、动漫杂志社编辑。唯一的共同之处是, 他们每年都要在网上读上千本书。

2002年,在一个网络文学聊天室的随意闲聊中,这五个此前毫无交集的人忍不住哀叹,网络小说生产的速度已经远远跟不上自己阅读的速度。同感于已经无书可读的烦恼,他们决定联手创造一个发表网文的平台,并为之取名起点中文网。

这个远程协作的小型团队各有分工,吴文辉(黑暗之心)和商学松(藏剑江南)发挥技术特长,专事网站维护运营,林霆锋(宝剑锋)、侯庆辰(意者)、罗立(黑暗左手)当时已是有名的网络写手,承担起了招揽作者的任务。每天晚饭之后,忙碌完白天工作的几个人相聚于线上,一起工作到深夜两三点钟。“我们应该是当时能力最全面的团队,一方面有三个很有号召力的编辑不停发掘作者,另一方面其他网站的页面都是找朋友帮忙做做,但我和文辉是很专业的程序员,我们的用户体验是最好的。”商学松回忆说。

彼时,同类型的文学网站并不少见,但无论是作者还是网站主人,鲜有人能够从中获取真金白银。那被认为是中国网络文学的洪荒年代,绝大部分人依靠兴趣写作,唯一可能的赚钱途径是,在网站连载获得高人气后被台湾出版商看中,卖出实体书版权。一旦如此,按照版权协议,作者必须立即停止在网上的更新。

“看到正爽的时候,突然没了还行?读者受不了,我们也受不了。”林霆锋说,这样的局面让网站陷入了请来作者、成名被出版社挖走、读者抗议流失、再请作者的死循环,成了台湾出版商挑选作者的免费人才库。

2003年下半年,吴文辉作出决定,启动VIP收费制度,北大计算机系毕业的他此时已被公认为团队领袖。此时,起点已经逼近Alexa中文网站流量排名前一百名,他相信用户的忠诚度到了转换为经济收益的时候。

当时“互联网=免费分享”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几家文学网站先后尝试过收费阅读,均以失败告终。起点团队的对策是,将整本付费改为按章节付费,每阅读1000字收费2分,网站与作者五五分成。“整本付费是和网络阅读习惯相违背的,它是每日更新的,读者没有耐心等到一本书更新完再去看,更何况有些书中途台湾买走了,根本就写不完。换一种方式,每天花几分钱看几千字,读者会觉得这个事没什么负担,门槛很低。”吴文辉说。

这一想法在当时堪称前卫,但具体的实现方式在今天看来却落后到不可思议。10年前还没有今天这样便捷的网络支付渠道,起点团队选择的方法是邮局汇款,收款人是林霆锋。

这是一个充满成就感但又繁重琐碎的任务。当时的林霆锋在广东阳江的车管所工作,为了取汇款单,他不得不频繁翘班骑着“小绵羊”去邮局。汇款金额大多在二三十元,一天会有两三百张。每天晚上,他需要将汇款金额在网站留言系统里和读者一一核对,再手动把钱一笔一笔地打到读者账户里。

大约半年之后,其他文学网站才如梦方醒般开始仿照起点实施VIP收费制,但已无法跟上起点扩张的脚步,大量的读者开始向起点聚拢。

在2004年情人节那一次“历史性会面”之前,五个人一直在线交流,甚至从未通过电话。他们本以为这种状态可以一直保持下去,但如雪片般飞来的汇款单为他们带来了每月30万元的进账,也引来了投资方的电话。这使他们不得不认真考虑,是否应该辞去工作,将经营起点作为人生的主业。

上海滩的一场大酒之后,五人决定开始与投资方进行接触。当年10月,五人集体迁居至上海,投入当时的中国首富陈天桥麾下。起点中文网被盛大网络收购,成为了盛大全资子公司。

此时,沉浸在YY世界中的唐家三少还正在另外一个叫作幻剑书盟的网站上拼杀。凭借着无人能及的高产,《光之子》上线仅一个月,就冲上了幻剑书盟排行榜的第一名,到了2004年末,他的第二部作品《狂神》也已连载完毕。但在起点的节节猛攻之下,原本业界排名第一的幻剑书盟,渐渐显露出颓势。

 

 

入驻盛大之后,起点中文网随即用起了盛大遍及全国的游戏点卡支付渠道,这一改变彻底拉开了起点与其他文学网站的差距。在如今的起点副总编辑廖俊华看来,这是起点之所以胜出的最关键因素。“那个时候,谁能率先解决支付渠道的问题,谁就能成为今天的起点。”

当时尚在广西上大学的廖俊华是起点第一批付费作者之一,起点被盛大收购后的第二个月,他的稿费一下从每月一千元变成了四千元。不久之后,起点邀请他到上海专职写作,每月写十万字,年薪十万。当做公务员的父母对此表示无法理解时,廖俊华拿出了起点给他的合同。“我也没多说什么,把合同拿出来给他们看,一个月能挣八千多。他们就什么都不说了。”

廖俊华成为中国第一批职业网络作家,而在幻剑书盟上疯狂更新的唐家三少却开始发觉,自己已经无法按时收到稿费。2005年初的一天,他委托朋友在QQ上问侯庆辰,能否转到起点。

侯庆辰回忆说,唐家三少主动寻求转会当然是件好事,但在当时,他还不算特别出众。“在他原来那个网站上他是领先的,但到我们这边来应该不算是最一线的写手,大概也就十五到二十名的样子。”

然而,仅仅几个月后,唐家三少就持“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信条,一路冲上了订阅排行榜首的位置。不只是他,排名前列的其他写手的订阅量都在飞速飙升。在付费模式创立初期,单章订阅量能够突破1000就已是不错的成绩,而如今,“大神”级作者的订阅量已经逼近10万。稿费水平提高到了他本人和网站管理者都不曾想象的程度——廖俊华以十万年薪与起点签约时,已是最顶尖的几名写手之一,而在两年之后成为起点的编辑时,他发现包括唐家三少在内,自己对接的多名写手年收入已经超过百万。

在传统的纸质出版模式之外,起点中文网已然建立了一整套全新的写作逻辑。一个重要特征是,作品篇幅远比传统文学作品要长。由于起点采取按章节付费的模式,将作品尽可能延长,成为了大部分作者的写作习惯。

《怎样成为一个成功的网络写手》、《网络写手是怎样赚百万的》……一批速成大法应运而生。它们会很头头是道地告诉怀揣百万年薪梦想的作者们,“注水并不罪恶,关键在于水平。洋洋洒洒百万字,吃喝拉撒睡,坑蒙拐骗偷,只要剧情合理,读者买账,一切都可为我所用。”

出道十年,唐家三少的作品已经超过了三千万字。与之相对应的是,金庸全集的字数是八百多万。但他强调,自己只是作品数量多,论单部作品篇幅,只是行业平均水平——起点上篇幅最长的一部作品叫作《从零开始》,自2005年2月15日以来,已经持续更新了近1800万字,至今尚未完结。它的作者“雷云风暴”是一名正在上大学的90后,起初动笔时,他还没上高中。

当百万以上字数成为最基本的行业门槛之后,是否能够坚持更新,就成为了决定成败的关键所在——谁也不愿意满心期待地读了上百万字后,情节戛然而止,再无下文。

这是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年收入百万元甚至千万元的作家的出现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作者。其中能够获得足够点击量、与网站签订分成合约真正拿到收入的,只有大概百分之一。“只要你曾经在起点挣到过钱,哪怕是一分钱,你就已经干掉了至少几十万人。”廖俊华说。

对绝大部分作者而言,每一分收入都来源于读者的订阅,这使得他们将满足读者的兴趣看得无比重要。在中国作家富豪榜创始人吴怀尧看来,这使得网络作家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完全有别于传统。“我这些年接触过太多的作家,很多人会说,我不为读者写作,或者会说,我的读者在下一个世纪。但是网络作家们完全不一样,他们是一种为读者服务的心态,你喜欢读什么,我就给你们写什么。”

在这种全新的关系中,读者不仅可以决定作者的收入,还能直接主导故事的走向。起点中文网一组主编红茶说,他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就是跟新作者普及各种写作禁忌。“经常有作者突然跑来问我,为什么我的订阅量突然就下来了。我看都不用看,十有八九是把主角的老婆写死了。读者看小说为的是爽,不想伤心难过,你不能给他们来这个。我就会告诉他,假死也好,复活也好,你赶紧修改情节,让她再活过来。”

激烈的竞争使得每日更新一次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胃口。“我会跟作者讲,只有每天更新两次才能留住读者,三次更好。一旦断更,读者跑了,要想把他们再拉回来几乎不可能,因为他的选择太多了。”红茶说。

这个背景下,一日两更,绝不断更,成了唐家三少最核心的竞争优势。一次发烧几近昏迷时,他还坚持更新了八千字。他的目标是,让自己成为读者每天早起后喝的那杯水,喝不到就别扭。“读者各有各的口味,但是如果我让你天天都能看到我,你起码不会忘记我。”

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前来付费,起点开始有意识地打造自己的明星作家。在一群宅男中找到人选将其塑造成具有商业吸引力的明星并不容易,唐家三少成了最主要的几个人选之一。“三少的形象气质相对比较好,表达能力也不错,有采访我们一般都会让他去。针对他速度快这一点,我们还专门给他包装了一个名字叫‘网络舒马赫’。”侯庆辰说。

起点中文网为旗下作家打造的形象宣传策略中,一个重点就是宣传他们所获取的高额财富。2008年时,起点曾主动推出10位年入百万的作家,五六年之后,“千万年薪”的概念应运而生。

吴怀尧在对网络作家群体进行一年跟踪观察之后,发现这个群体赚取的财富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多,他决定单开一个网络作家富豪榜。目的之一是为网络作家正名:“长期以来大家对网络作家有误解,瞧不起他们,觉得他们不配称作家,顶多算写手。一提起他们就觉得是一帮头发脏兮兮、指甲很长的人,宅在家里抱着一碗泡面胡乱码点儿字。其实他们并不比传统作家低一等,甚至赚得更多,活得更潇洒。”

上榜作家中,唐家三少无疑是最注重个人形象的一个。他相信一个健康阳光的形象有助于他在一群“见光死的宅男”中脱颖而出。比起自己的作品,他更愿意谈论的话题是“健康写作”。他在复式公寓的二层拓出了30平米的空间放置健身器材,每周健身至少三次,每天下午跟父亲打一小时羽毛球,将体重精确地控制在85公斤。

今年夏天接受一家商业媒体采访时,他谈到了保持良好形象对自己的重要性:“我要和合作伙伴谈生意,身材好点儿、穿精神点儿,也会给对方一个好印象。而且读者,尤其是女读者,也会希望作者帅点儿,不然会影响阅读。何况我本身形象也不差。”

身高1米90,身家数千万,面容俊朗,在唐家三少眼中,自己就是一个标准的“高富帅”。但拥有良好形象和巨额财富的同时,他也时常面对外界的质疑。来自方方面面的种种批评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这也算文学?”

唐家三少并不掩饰对此类声音的反感。他曾为此专门发过一条微博:“网络文学这四个字并不意味着低级。我不止一次听到一些人,尤其是一些知名的老作家、老出版人、老评论家,一开口就是,网络文学都是垃圾之类的。遇到这种人,我心中只会默默地送上两个字:傻逼。我只想反问他们两个问题,1.都是垃圾?那您都看过?2.网络文学难道不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喜闻乐见而创作?”

廖俊华觉得,以严肃文学的标准去批评网络文学没有意义,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产品,没有交叉点。“在严肃的经典的文化产品里面,如果主人公从现实自我不断向理想自我迈进,它会认为这是一种纵容,是白日梦,它会教育你,财富不一定就是幸福,要正视人生的磨难。但通俗文学的逻辑恰好是相反的,我们谁能够变成马云?有辙吗?没有吧。但是没关系,我们可以在读小说的时候把自己代入进去,体验一把亿万富翁的潇洒。它让读者开心了,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在起点,廖俊华常常会对编辑进行内部培训,他希望编辑们都能够将网络写作的基本理念准确地传达给每一个作者,让他们以符合网络文学规律的方式写作。

“这些规律如果摊开了讲可以讲两天,简单地讲其实就一句话,”廖俊华说,“绝对不能给读者添堵,一定要让他觉得爽。”

 

 

《华尔街日报》曾对唐家三少的作品做出这样的评价:“他笔下每一位英雄都有实力、有人气、有成绩——拥有读者梦想得到的所有东西,同时也是他们怀疑自己能否得到的东西……对于那些因为找不到老婆或买不起房而灰心丧气的年轻人来说,这些超级英雄的故事就是一剂励志良药……他能够让底层消费者从虚拟世界里收获好心情,是失败的那些中国人把他捧成了明星。”

如果说唐家三少曾经和他的读者是同一类人的话,现在的他显得越来越不同。他的读者们在现实生活中困难重重,但有大把的时间从他的作品中寻求抚慰,而他正好相反,有大把的钱,却没有时间。他喜欢收集名表和玉石,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两项爱好占用金钱,但是不占用时间。

但他却从未因为个人境遇的改变而调整自己的作品风格。与那些常常根据读者反馈改掉整个故事的发展走向的作者相比,他只会对一些极细小的环节进行微调,而不会进行大的改动,因为这会打乱他的写作进度,这令他无法接受——一部三四百万字的作品,他会提前半年甚至一年进行背景设定,列出详细的写作进度表,精确到天。天使文化总经理邹辉是唐家三少的实体书出版商,他忍不住感叹,三少的写作习惯具有一种机器般的精准。“我合作过的作家有两三百个,三少是唯一一个从来不会晚交稿的人。”

这样做的效应之一是,有人作对联讽刺他的作品风格十年如一日,模式单一、内容浅薄:“一男两膀,坐拥三妻四妾五奴六婢,同占七八九女 ,十足种马。十步九杀,踏遍八荒七岭六河五湖,连闯四三二界,一等YY。”

唐家三少承认自己的作品都是同一种模式,但他觉得并没有改变的必要:“这样写有什么问题呢?我确实喜欢这种从零开始一步步变强大的写法,因为我自己也是白手起家的。”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他打算继续保持目前的风格——他已经为自己未来五年的写作列出了情节大纲和精确的时间进度表。“不过,也要看我的身体情况,年纪大了,写作速度多少会降一点儿。如果慢点儿写的话,可以说我未来七八年的时间都已经排满了。”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状况是,一部分读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趣味发生了变化,不再对这种模式感兴趣。唐家三少对此心知肚明,但他并不担心。“我最主要的读者,一直都是8岁到22岁这群人,最关键的是要抓住他们。”

一位不愿具名的网络作家说,始终保持同一种写法,看似自我重复,引人厌倦,其实正是唐家三少的制胜之道。“一般的人看见粉丝提意见,通常会想:啊,我一定要提升自己,写出更好的作品来满足读者。这样做的结果是,自己水平的确提高了,但受众的数量也萎缩了。而三少的逻辑是,如果读者的水平提高到他无法满足的程度,那他就果断放弃这类读者。他会保持自己的水平不提升,以保证核心受众群永远是最基层的小白读者,因为这个群体的量是最大的。”

眼下的唐家三少已经不只满足于通过“绝不断更”来抓住这批受众了,他清楚地明白,当受众完成了从“读者”到“粉丝”的转变时,自己能做的事情还有更多。

起点中文网支付的稿酬如今已经只占到他全部收入的十分之一。当大部分作者还在为在网站上获得更多的稿酬苦苦厮杀时,他相信自己的影响力已经足以冲出网站的局限。出道十周年那天,一位读者给他打赏了一亿起点币,折合人民币一百万元。这个创下起点历史纪录的惊人举动随即引起了诸多质疑,不少人怀疑唐家三少是为了炒作人气而自导自演。他对此专门撰文回应,自己没有这样做的动机:“说句大话,你们可以随便在起点给作者排位,排名前五的另外四位加起来,收入也未必有我高。作者都不容易,我愿意将更多出头的机会让给他们。”

在他如今的描述中,起点只是“众多合作伙伴之一”,他犹豫了一小下,继续补充道,“当然,肯定是比较重要的那个。”

眼下,网络文学界刚刚经历过一场地震般的变革,余波尚未散尽。2013年4月,因与盛大高层在未来发展战略上存在严重分歧,吴文辉带领包括五个创始人在内的近三十人集体辞职。一年同业竞争限制期满后,今年4月,五人高调复出,执掌腾讯文学。

自出走之日起,吴文辉团队与盛大方面的论争便从未平息。双方各执一词,都认为自己能够主导网络文学的未来。

作为站在金字塔顶的人,唐家三少正在经受着两家平台的激烈争夺。在对吴文辉团队的采访中,他们不止一次地表示,三少若是过来,我们随时欢迎。而作为在出走事件中选择留守起点的一方,廖俊华则说,三少的续约事宜,至少要提前九个月就要进行实质沟通。

“合同期满了会不会考虑离开起点?”

“现在还有一年多呢,你让我现在告诉你我会选择哪家,这个真的说不上来。”回答这个问题时,他习惯性的微笑突然消失了几秒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谨慎。他相信自己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可以使几家金主各自开出优厚的价码,过早表明态度,无异于自贬身价。

相比于稿酬和版税,下一份合同,他更看重的是游戏和影视版权的运作。集合他多部作品的卡牌手游《唐门世界》,绕过发行、渠道,仅凭其个人宣传,一度月流水过千万元。他本人扮演了游戏最大的推广渠道,只需在更新作品章节时稍作引导,读者便大批涌入游戏,比其他推广渠道的效果要明显得多。

而在影视方面,他的长远规划是,拍成哈利波特式的系列电影。“如果我的作品好好去拍的话,我预计至少要到20甚至30部。”

随着衍生业务的增加,习惯于宅在北京远郊家里码字的唐家三少,不得不尝试着去适应经常外出,与人洽谈生意的日子。但即使是出差,他也总是一下飞机就挑一家“功能齐全”的酒店,一直住到要去机场回京为止,饮食、会客、娱乐,一切事务全都在酒店里解决。“我还是习惯待在房间里的状态。”

他并不愿意别人把他看作一个主导全局的商人。他曾经评价自己的好朋友南派三叔:“当你是一个资源,所有人都和你合作。当你变成一个竞争者,所有人都打压你。南派三叔就是做了这么件傻事。”他觉得如果想独吞整个蛋糕,蛋糕只会越来越小。“每一个合作方都是我的大哥,我帮他们赚多多的钱,每人分我一小部分。我有很多这样的大哥,我出了问题,他们就会帮我。”

“归根结底,我还是一个作家。”

“那你在写作上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有人告诉我,你私下里表达过你的梦想,是想成为中国通俗文学之王。这是真的吗?”

“也不能这么说吧……”他顿了顿,“其实我更主要的心愿是让我的作品产生世界级的影响力,可能是先通过影视这个渠道吧,慢慢渗透。就拿《魔戒》来说,它的故事设定其实是很粗糙的。你去看看我的作品,比他们要细致多了。”

(王昊、张一驰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博感言,成功有时候需要探索,有时候需要谨慎和重复。那些一直告诉你需要创新需要改变的,是已经成功习惯了的人】

评论(3)
热度(29)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写作技法guide | Powered by LOFTER